7月29日下午,成都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。高新区和武侯区出现了局地的冰雹天气。
冰雹天气的成因是什么?冰雹天气在夏季常见吗?气象部门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能提前多久?成都接下来还会有冰雹天气出现吗?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专访了成都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牛金龙。
冰雹天气的成因是什么?冰雹天气在夏季常见吗?
答:冰雹是一种引人注目的固态降水物,其形态多为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,直径通常在5~50毫米之间。
冰雹常在夏季或春夏之交突然降临。在山区一般由于地形抬升作用,更容易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,因此冰雹发生频率相对较高;而在平原地区,冰雹的形成则更多依赖于大范围的冷暖空气剧烈交汇。7月29日下午成都晴热高温,受暖气团控制,但北方有一定弱冷平流(小范围冷气团)南下,冷暖交汇,造成局地冰雹天气。
当前气象部门可以提前多久预报冰雹等强对流天气?
答:7月29日下午出现的此次强对流既具有原地爆发的特征,也具有移动传播的特征,且传播路径多变。强对流从初生、发展到出现冰雹整个过程仅5~13分钟。由于强对流突发性强,可预报性差,预报难度大。
成都市气象台利用天气雷达及通过算法识别强对流发生发展类型,如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、冰雹等。目前针对强对流天气(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等)平均预警时效已提升至提前20~30分钟,冰雹类仍具有很大难度,仅有3~6 分钟预警时效,但同时出现以后,对周边仍有冰雹的预报性明显改善。
成都近期还会发生像29日下午那样的暴雨+阵性大风+冰雹的强对流天气吗?
答:成都未来3~5天高温天气持续,午后至傍晚仍多阵雨或雷雨,局部雷暴大风、短时强降水明显,7月31日至8月1日有一次较为明显的阵雨或雷雨天气过程,西部局部地方大雨到暴雨,个别地方仍有冰雹发生的可能。再次提醒市民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,仍要加强防范局地短时强降水、暴雨、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,同时山区避暑关注当地气象信息,防范局地山洪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影响。
炒股杠杆股票平台,十大股票配资公司,牛策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