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基金公司调研上市公司,其信息对散户炒股,到底有没有参考价值?】
每个月,投资者都能从不同中的渠道获取公募机构(基金)调研上市公司的信息,那么这些信息对于炒股来说,到底有没有参考价值呢?
8月份,有163家公募机构累计调研8338次,环比增长144.73%,涉及的行业有30个,涉及的上市公司是771家。其中,调研总次数最多的行业是,医药生物,共调研1373次,覆盖了100只个股;其次,电子行业被调研次数第二多,有1312次,涉及的上市公司是108个。其余被调研次数多的行业分别是机械设备行业769次、电力设备行业735次、计算机行业639次。
那么,基金公司调研上市公司的信息,对于广大散户炒股来说,到底有什么参考价值呢?一般来说,从中我们可以获取2大方面的信息,一是被调研上市公司受市场关注的程度,二是公募机构对被调研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初步兴趣程度。具体如下:
1.反映市场关注热度
被调研家数越多,一方面通常意味着该公司所处行业是当前市场热点,例如是机器人行业、AI行业、算力行业等;另一方面,说明上市公司近期有业绩预告、新产品发布等关键事件,吸引了大量机构关注。相反的,调研家数少则可能说明公司暂未进入主流机构的视野,可能是较为冷门的股票。
2.暗示机构投资意愿
多机构调研是机构“摸底”上市公司的第一步,摸底的内容包括成长空间、盈利稳定性等方面。去调研的家数众多,代表有更多机构在评估这家上市公司是否符合投资逻辑,是后续机构持仓增减的重要前期信号。但机构调研某一上市公司多,不能直接等同于该公司的股价“一定会上涨”。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不能根据某个单一的信息做出具体的判断。
炒股杠杆股票平台,十大股票配资公司,牛策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