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家好,我是中医杨主任。
门诊中很多患者会感叹:感觉自己的身体太矛盾了!
上半身像着了火——口腔溃疡、牙龈红肿疼痛,胃里火烧火燎的,吃很多东西都压不住;
下半身就像个冰窖——手脚冰凉,吃口凉的就不停拉肚子、腹胀、反酸,大便也不成型。

这类寒热错杂的情况,我称之为"上热下寒"证,很多患者都因为搞不清证型,在治疗上走了弯路,花了不少冤枉钱。
就拿萎缩性胃炎来说,很多患者反复发作、治不好,在我看来,是体内“阴阳颠倒”了。
正常情况下,阳在下,从下到上温暖全身;阴在上,从上到下滋养五脏六腑和脉络。
但现在,阴阳颠倒了,本应在下半身的火气到了上方,点燃了胃火,不仅会有口臭、口苦、反酸、恶心、胀气等症状,而且在进食后难以消化,大量食物让胃不得不分泌更多胃酸,破坏胃粘膜,导致上消化道灼热、疼痛。
有个患者的情况很典型,她长期存在胃胀、反酸、失眠多梦的情况,同时伴有手脚冰凉、夜尿频多。为此她中药西药试了个遍,可体质却越来越差。
找到我时,我一针见血的指出她的问题:“你的病不难治,把中焦打通、引火归元才是关键!”

这是我一贯的处理方法,把上焦的热往下引,把下焦的寒拉上来,我给她用了张仲景的“甘草泻心汤”:
甘草、黄芩、干姜、黄连、大枣、半夏。
在此基础上不断辩证调整药量,帮助患者打通中焦,调理脾胃气机,恢复升降。
通过调理,患者上中下三焦都通畅,实现了上下对流,自然上不热、下不寒,胃里也舒服多了。
炒股杠杆股票平台,十大股票配资公司,牛策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